目录
🎯 核心思路
💡 三个关键创新
1️⃣ 边想边查(监控器系统)
2️⃣ 互相帮改(层次化精炼)
3️⃣ 该停就停(质量评估)
📊 效果有多牛?
🔍 有趣发现
https://arxiv.org/pdf/2509.21193
🎯 核心思路
这个系统就是让AI像人类专家一样自然地思考,而不是像机器人那样机械地操作。
💡 三个关键创新
1️⃣ 边想边查(监控器系统)
- 老办法:做题→卡住了→停下来→打开Google→搜索→回来继续(思路全断了)
- 新办法:一边做题,脑子后台自动提醒"诶这里好像不太确定",相关信息自然浮现出来
就像你考试时突然想起老师讲过的知识点,不需要真的翻书。
2️⃣ 互相帮改(层次化精炼)
- 老办法:5个人做题,最后投票或平均答案
- 新办法:
- 拿小明的答案当底稿
- 小红说"第3步算错了"→改
- 小刚说"中间漏了一步"→补
- 小花说"这句话说得不清楚"→润色
- 轮流当"底稿",每个答案都被改进
重点是好答案带动差答案进步,不是简单混合。
3️⃣ 该停就停(质量评估)
- 给每个答案打分(逻辑、正确性、清晰度)
- 分高的→不用再改了,通过!
- 分低的→继续修改
- 避免无限循环浪费时间
📊 效果有多牛?
在研究生级别的生物化学考试中:
- GPT-5: 22.8分
- 最强AI: 30.2分
- Eigen-1: 48.3分 ⬆️
同时还:
- 计算量省了53%(更便宜)
- 步骤减少44%(更快)
🔍 有趣发现
查资料的题:答案越多样越好(多角度信息)
推理题:答案越一致越好(逻辑稳定)
就像:问"今天天气怎么样"→多问几个人;算"1+1等于几"→大家答案应该一样。
本文作者:Dong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。本作品采用《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》进行许可。您可以在非商业用途下自由转载和修改,但必须注明出处并提供原作者链接。
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